阅读时间:2025-08-17

第一章 第三节:铲除鳌拜到《尼布楚》条约的签订


本章主要讲述的是传教士如何融入康熙的圈子,以及如何与康熙建立联系,最终实现与康熙的合作。

1.康熙圈子的构成

康熙的圈子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部分:

  • 娘家人:佟家

  • 娘家人背后的势力:蒙古部族

  • 满族中喜好文化的群体,如索尼家族

  • 侍卫处(索尼同样在此)

2.传教士进入康熙圈子的缘由

2.1从龙之功

传教士进入康熙的圈子,可以上溯至汤若望时期。汤若望掌管钦天监,在顺治帝临终择储时坚定地站在了康熙一边。选择与佟家有密切关联的康熙对于传教士整个群体而言,无疑对他们的传教工作更加有利。

2.2佟家包衣奴才的身份

传教士自汤若望开始,多是佟家的包衣奴才身份。包衣奴才作为满族社会阶层中的特殊阶级(身份高低取决于主人社会地位),佟家作为满族贵族中的技术力量,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中选择庇护传教士,本身就是一种双赢的选择。而作为康熙的娘家人,为康熙所信用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。

对于传教士来说,能够在乱世中依附于佟家,是一件“幸运”的事情——能够有幸进入到中国最后一个封建阶级的统治阶层。

2.3在倒鳌行动中坚定不移

传教士群体因汤若望涉及“历狱”,偃旗息鼓三年。而随着康熙决定亲政,消灭鳌拜集团成为了头等大事。在接受到康熙的口谕指示之后,南怀仁等没有任何犹豫,既有传教这种“公”心,也有为汤若望洗刷冤屈的“私”心,在公私两者都可以满足的情况下,选择倒鳌成为不二选择,以历法为切口,作为康熙的“侦查”部队查清了鳌拜集团在朝堂的力量分布。

而整个传教士团体,也因此被康熙算做“自己人”,有了真正的从龙之功。

2.4南怀仁的个人魅力

在辅政大臣们,特别是鳌拜等,不愿意让康熙亲政的情况下,不让康熙的学习是一种说得过去的手段。

西学,在这时成为了康熙学习的途径之一。或许年少的人总是对世界充满好奇,所以在满、汉文化上的学习受限制时,南怀仁的西学成为了康熙满足旺盛好奇心的重要途径。

而南怀仁,又是一个学术素养极高,兼具工程实践经验,已经折服过满清贵族,且他本人性格极佳,且不愿为官,自然深得康熙和朝廷喜爱,成为了内外都信任之人。

正是因为有一个学术扎实、有魅力的老师,康熙才成为历史上最了解世界、最喜爱数学(代数)的帝王,南怀仁也因此有了“勤敏”的谥号。

3.证明价值:《尼布楚》条约的签订

南怀仁之后的传教士们,也就路易十四派出的传教士们(白晋、张诚等5人),在中俄《尼布楚条约》的谈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

得益于南怀仁在康熙朝的影响,法国传教士一进入中国就得到了几乎“内廷行走”的待遇。这让初来中国做好吃苦的法国传教士们感激不已。

所以在中俄谈判时,熟知沙俄形势与欧洲局势的法国传教士们发挥了巨大作用,实际上主导了与沙俄的谈判。因为中俄对于彼此的实控范围并不熟悉,可以说双方代表团中最了解中俄情况的就是法国传教士。

而法国传教士们也为中国争取到了最大利益,这一点后来甚至让彼得大帝愤怒不已,直接终止了已经基本实现的欧亚陆路传教路线。

下一篇
所有文章
2024年10月24日
五菱星光 S 使用体验
关于五菱星光S的一些体验
© 2025 爱吃草的熊